水处理净化 水处理净化

臭氧分解

冷却水温度进气湿度纯净气体入口臭氧与氧气入口

由于臭氧的半衰期相对较短,臭氧总是由现场的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发生器.臭氧产生的两个主要原理是紫外线和电晕放电。电晕放电产生臭氧是目前最常见的方法,也是最有利的方法。电晕放电法的优点是装置的可持续性更强,臭氧产量更高,成本效益更高。
在需要生产少量臭氧的地方(例如实验室),紫外线是可行的[3,67]。本章将只集中于第一个提到的原则。
电晕放电臭氧产生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:氧气源,粉尘过滤器,气体干燥器,臭氧发生器,接触单元和火炬破坏[5]。
在臭氧发生器中,存在电晕放电元件,它提供容性负载。在这里,臭氧是由氧气产生的,是放电的直接结果。这种电晕放电破坏了稳定的氧分子,形成了两个氧自由基。这些自由基能与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。为了控制和维持放电,在陶瓷或玻璃中进行二次放电。电极的过量热量通常通过冷却水或空气冷却(图1)[3]。

图1:电晕放电发生器轮廓

对于臭氧的产生,可以使用环境空气(由压缩机提供)或纯氧(由空调提供)氧气发生器或者有时用氧气瓶)。为了调节这种空气,使用了空气干燥器和灰尘过滤器。
为了在使用后分解剩余的臭氧,使用臭氧析构器。臭氧析构器的机理可以基于不同的原理。通常会使用催化剂,加速臭氧分解成氧气(例如氧气)。氧化)。
臭氧的产生是非常耗能的,大约90%的电力供应给发电机用于产生光、声音和初级热[1,3]。影响臭氧产生的重要因素有:进气氧气浓度、进气湿度和纯度、冷却水温度和电气参数。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在高臭氧产量下使用的能量,重要的是这些因素是最佳的。

冷却水温度

臭氧的产生伴随着热的形成。这使得冷却发电机变得很重要。臭氧反应是可逆的,当温度升高时,这种反应就会增加。因此,会形成更多的氧分子:

-∆T

3 o2⇌2 o3.

+∆T

图2给出了冷却水温度与臭氧产率的关系。该图表明,冷却水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臭氧产生的减少[1,5]。为了限制臭氧的分解,放电间隙内的温度不应高于25℃。一般的建议是,冷却水最多可增加5°C至20°C。重要的是,进风温度不能太高。

图2:水冷却对臭氧产生效率的影响

进气湿度

在原料气进入臭氧发生器之前,空气干燥器应将空气干燥。环境空气中含有水分,可与臭氧发生反应。这将降低每千瓦时的臭氧产量。高湿度的另一个问题是电晕装置中会发生不希望发生的反应。当水蒸气量增加时,大量的火花放电时形成氧化物。氮氧化物可以形成硝酸,从而导致腐蚀
此外,羟基自由基与氧自由基和臭氧结合形成。这些反应降低了臭氧发生器的容量[3,5]。

图3显示了湿度对臭氧发生器容量的影响。两条下降的线表示发电机的容量:“氧气”表示氧气发电机,“空气”表示空气发电机。在-10°C的露点下,空气发电机的容量仅为总可实现容量的60%。对于氧气供能的臭氧发生器,这种能力更高;大约85%[3]。

图3:湿度进风对臭氧生产效率的影响

为了防止这些副作用,在臭氧产生之前,入口空气首先通过干燥室。对于干燥,可以使用铝化合物,与硅胶相当。在一个臭氧发生器两个或多个干燥室交替使用。当一个干燥室使用一段时间后,潮湿的空气被引导到另一个干燥室,而第一个干燥室是再生的。

气体纯度(进口)

必须避免燃气原料中存在有机杂质,包括发动机排气、冷却组泄漏或电极冷却系统泄漏产生的杂质。欧洲杯四强彩票奖金发电机的供气必须非常干净。图4给出了一个例子,其中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与臭氧产量有关。这个数字表明,在碳氢化合物浓度约为1%时,臭氧的产生几乎接近于零[5]。

图4:碳氢化合物对臭氧产率的影响

臭氧产生量与入口空气氧浓度的关系

臭氧是由氧气产生的,所以它可以从环境空气(含21%的氧气)或接近纯净的空气中产生氧气(例如95%)。氧气发生器可以从环境空气中产生纯氧。臭氧发生器提供的臭氧浓度取决于氧气浓度(除其他外)。图7说明了这一点,其中氧气浓度是相对于臭氧浓度的轮廓。不同的线条展示了不同能源使用的臭氧发生器。综上所述,当使用纯氧时,在恒定的电力功率下,臭氧产量增加了1,7到2,5倍[3,5]。

图7:不同电流下氧气浓度对臭氧产量的影响

Lenntech(欧洲总部)

Distributieweg 3
2645 EG Delfgauw
荷兰
电话:+31 152 610 900
传真:+31 152 616 289
电子邮件:info@lenntech.com


Lenntech美国有限责任公司(美洲)

日落大道5975号
南迈阿密,FL 33143
美国
电话:+1 877 453 8095
电子邮件:info@lenntech.com


Lenntech DMCC(中东)

6层-办公室#101- 1 JLT塔
朱美拉湖塔
迪拜-阿联酋
电话:+971 4 429 5853
电子邮件:info@lenntech.com


Lenntech B.V.版权所有©1998-2022